2019年12月15日,2019京郊冬季乡村休闲项目推介暨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成立十五周年年会在顺义意大利农场召开。活动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指导,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主办。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詹慧龙、北京市农业农村副局长马荣才、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宋慰祖、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军萍等出席会议。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休闲农业这一新兴产业。十五年前,依托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综合农业区划、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基础,在学界、业界的共同发起倡议下,北京诞生了全国第一家休闲农业协会——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并且由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作为业务主管机关。活动现场,按照三个五年历史时期,结合各历史时期的亮点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工作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协会向十五年来一路走过的各界人士颁发了“突出贡献奖”,并向“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智库”专家颁发聘书。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向协会授予了“设计之旅”合作伙伴称号。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副校长段兆麟以及台湾休闲农业学会、两岸农业交流发展协会的宝岛同仁,天津、河北、广西、山西、安徽、南京、大同休闲农业协会的会长或秘书长专程前来道贺,共话发展。
刘军萍表示,十五年前协会成立的初心,就是为产业发展服务,为业者经营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此次举办协会成立十五周年年会,就是重温初心使命,行稳致远。马荣才代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对协会十五年来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表示将继续做协会的坚强后盾,大力支持协会发挥桥梁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担当有为,为将乡村旅游培育成为北京郊区的支柱产业和惠及全市人民的现代服务业,将乡村地区建设成为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首选休闲度假区域而继续奋进。会上,民盟北京市委还与北京市农村中心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智库平台。
今年,协会依托城乡经济信息中心的技术力量,按照市农业农村局的要求,制作了《北京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地图》;积极响应全市农村工作会的要求,联合天津河北休闲农业协会发布了“京津冀休闲农业精品带”,并对乡村精品民宿做了调查;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对星级休闲农业园区在“大棚房”专项整治后的经营情况开展了摸底调查,反映行业发展诉求;对今年京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上下降的情况做了分析,在“五一”“十一”假期结束后迅速提交了行业经营情况报告;在市农研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承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金色北京大市集”、北京国际设计周“艺术乡村”主题展等活动。
在筹备年会期间,休闲农业协会又主动提议,在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处和各区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搜集整理了43个京郊冬季乡村休闲项目在年会进行发布。各乡镇、各区农业农村局精心推荐了43个目的地,有采摘园、民俗村、民宿酒店等,内容涵盖采摘、农事体验、民俗活动、住民宿四大类内容。43个目的地中,既有高知名度项目,如朝阳区的蓝调庄园、怀柔区的鹿世界、通州的花仙子万花园、大兴区的呀路古热带植物园、延庆区的世界葡萄博览园等;也有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如延庆的乡里乡居花海小镇,密云由一所小学改造而成的精品民宿“庭前院后”,门头沟的乡村野奢民宿“有关民宿”和高端民宿朗诗·乡居、白虎头·味庭、爨舍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为迎接北京冬奥会,冰雪活动也成为京郊冬季乡村休闲的重头戏。
会上,北京市农村农村局产业发展处处长涂宏汉宣读了43个冬季乡村休闲项目名单,并且带领与会人员用扫描微信二维码转发朋友圈的形式,向首都市民发出了“这个冬天不猫冬,请到京郊走一走”的邀约。北京日报旗下“北京最新鲜”、城乡经济信息中心旗下“乡慧”等微信平台同步发布了“不猫冬——2019京郊冬季乡村休闲项目”。
会议现场,有来自密云区的北京蜜蜂大世界、怀柔区的月亮湖合作社、平谷区的沱沱公社、通州区的花花仙子、延庆区的乡里乡居花海小镇、朝阳区的蓝调庄园等园区、合作社,向大家展示推介了一批冬季农事体验活动及民俗活动。
现如今,京郊的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还有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闲观光功能,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功能,是首都市民休闲生活的重要空间。涂宏汉处长表示,北京市农村农村局将以休闲农业“十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出台政策,制定规划,引导北京休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市农研中心、休闲农业协会也会在这一工作过程中积极发挥各自职能,共同做好京郊乡村振兴工作。
农业农村部和全国妇联相关部门领导、郊区各区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北京观光休闲农业协会各分支机构负责人、京郊休闲农业经营管理者代表、兄弟省市休闲农业协会代表、专家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