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页 信息公开 党务公开 机关建设 业务工作 军转专题 专家学者 北京城郊会 农村金融
 
 
 
关于三农有关... 国务院发展研...
社科院农村发... 农业农村部
首都之窗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市农经办赴四川省考察学习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资管理经验
 
【字体:
045-1.jpg
045-2.jpg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文件精神,推动我市农经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市农经办(农研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志强带队赴四川省考察学习,资产管理处处长胡登州、农财中心主任周庆林、资产管理处调研员吴汝明及副处长石慧参加了考察学习。考察组先后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成都市温江区、成都市郫都区进行了考察调研。       

  通过实地调研,考察组深入学习了四川省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这些经验和做法对于更好地做好我市农村经管工作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和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是及时全面公开村级账务,确保农村社会平稳运行。成都市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阳光公示查询平台,村级财务账目和原始票据扫描件实时上传,村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触摸屏随时查看村内账目及原始票据扫描件,为保障财务信息安全,查询时需使用预设的用户名密码或刷身份证,这样既保证了财务公开及时便捷全面安全,又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二是深化集体产权改革,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四川省是全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创造出了“四川经验”,“两股一改”做法得到中央肯定,成为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新突破”。在试点工作中,注重分类指导,试点地区建立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非经营性资产统一运营的管理机制。在坚持集体所有的前提下,针对集体经济发育程度和集体资产的区位、性质,分别建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土地股份合作社、经济合作社等多种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模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试点财政资金以补改投,增加集体造血能力,眉山市东坡区选取山祠村和陈沟村两个试点,分别投资15万元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形成经营性资产后按照股权改革方案进行量化。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成都市温江区,积极探索集体资产股权的继承、有偿退出和质押融资。         

  三是盘活集体闲置用地,实现集体经济发展飞跃。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在开展产权确权颁证、集体三资股份量化的基础上,通过将农村集体土地资源与市场充分对接,实现土地综合整治,建设幸福田园新农村综合体,基本实现“农民变居民、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园区变景区”的产村融合、四态融合有品质的就地城镇化。该村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三个创新,创新主体参与模式,充分引导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采取自发提出、自主决策、自愿参与的方式,使全体村民形成共建美丽新村共识,有效破解群众主体参与的难题。创新资金投入模式,通过产权融资、农民自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财政配套、社会投入等方式,有效破解新村建设资金短板。创新经营管理模式,试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有效破解新村建设品质不高难题。              

  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青杠树村积极探索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遵循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激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土地整治、用途管理和规划管控,将零星、分散、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集中复垦,优先用211亩集体建设用地建设新居和基础设施配套,将节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269亩入市,获得流转收益1.697亿元,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目前已建成9.7万平方米的“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改善了全村2251人的生产生活条件,获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殊荣,成功创建国家级AAAA级景区。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主办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903448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040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