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页 信息公开 党务公开 机关建设 业务工作 军转专题 专家学者 北京城郊会 农村金融
 
 
 
关于三农有关... 国务院发展研...
社科院农村发... 农业农村部
首都之窗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市农经办赴贵州省考察塘约道路
 
【字体:
信息1.jpg
信息2.jpg
信息3.jpg
信息4.jpg
信息5.jpg

  为落实市领导批示精神,2017年9月19日至9月23日,市农经办(农研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吴宝新带队赴贵州省考察学习安顺市塘约村组织农民发展集体经济、毕节市推广塘约道路以及六盘水“三变”改革经验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办公室副巡视员刘景才,市农经办(农研中心)副巡视员熊文武、经济体制处处长陈雪原,北京市农委经管处处长侯书江,密云区经管站站长董向东参加调研。贵州省农委农经站调研员雷基智、省农委政策调研处主任科员吴晓红陪同调研。

  9月20日,调研组在安顺市开展塘约道路和“三变”改革集中调研。在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调研组首先观看了塘约村改革纪录片,接着与塘约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重点就塘约村“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社一体”集体经济发展道路的发起、产业发展、资金使用、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理等情况进行了交流探讨。随后调研组赴普定县陇财村实地考察了沙湾农业大观园通过一个产业园区带动五个村发展、实现石漠化地区精准扶贫的做法;赴秀水村考察了通过“秀水五股”,即人头股、土地股、笑益股、孝亲股和发展股,实现“荒山转金山、瘠地转肥土、农村转景区、农业转产业、碧水转秀水”的具体做法。      

  9月21日,调研组赴六盘水县考察“三变”改革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在六枝特区大用镇猕猴桃基地和落别乡板照村水产养殖基地,调研组重点就如何利用政府扶贫资金入股实现精准扶贫与当地干部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探讨。随后调研组参观了六盘水“三变”改革展示中心。通过文件展示、图片展示、数说展示、实物展示、视频展示和电子展示等形式,进一步了解了六盘水“三变”改革的起源、历程、内容、做法、成效、典型案例、启示、意义及展望。

  9月22日,调研组赴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考察了“塘约经验”推广情况。箐口村是猫场镇最边远贫困的村,没有水源,交通不便,全村498户中有206户为贫困户,贫困发生率41.1%,无集体经济积累,属于国家深度贫困村、2016年猫场镇后进村。村支“两委”在三次赴塘约村学习考察后,确定了“党建引领、激发动力、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发展路径。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酿蜜”模式,整合贫困农户产业扶贫资金和“特惠贷”资金,组织农户进行猕猴桃、李子等生产,并组建工程队,带动农户就业。目前已带动全村215户种植李子、猕猴桃等经果林4600余亩,户均可增收4800元;养蜂650箱,带动67户贫困户户均增收800元。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制定了“箐口村村民十讲十美”标准和“三建七改十不准”的村规民约,提升了村庄治理水平。      

  考察学习过程中,考察组与当地干部群众就农业产业组织体系、财政资金入股精准扶贫、集体经济带动共同富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讨交流。    

  吴宝新主任认为贵州省“三变”改革及塘约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利用政府扶持资金入股发展产业实现精准扶贫,发挥基层党组织和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的作用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等方面,对北京市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要求调研组进一步梳理总结贵州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做法,并结合北京发展实际,积极探索贴合北京实际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报送单位】 市农经办经济体制处
【文章作者】 王洪雨
【文章来源】 报送单位自撰
【网络编辑】 王洪雨
【发布日期】 2017-09-28
【关键词】 塘约道路;集体经济发展;农村改革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主办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903448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040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