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今天有那么多新农人支持农业发展。请允许我代表这次活动的主办单位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对大家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
借此机会,我想跟各位交流两个问题,一是休闲农业是城乡融合的主要载体,二是休闲农业正在迎来第二次飞跃。
这次活动,最主要是响应市政府《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工作要求。这个计划包含了现代农业创意增效行动,明确提出要围绕首都特色农业资源,提高农业领域的创意和设计水平,促进农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生产、生态效益显著提升。
北京休闲农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根据我们的研究判断,已经从快速扩张的成长期,进入到竞争激烈、市场重整的成熟期,投入的重点已经从资源、资本的投入,转向人才、创意的投入。随着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下乡,文化创意作为城市要素中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的部分,在京郊农业、农村资源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力地推动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作为向市委、市政府提供农村改革发展决策研究的机构,积极推动北京农业走进国际设计周,就是牢牢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主题,立足新产业、集合新农人,借助北京文创资源富集、文创人才荟萃、文创消费市场活跃的优势,用文化创意和现代设计手段,提升京郊农业农村资源开发水平,推动北京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二个问题是北京休闲农业正在迎来第二次飞跃。往深层次讲,就是“北京要发展什么样的农业?怎样发展北京的农业?”
众所周知,北京农业体量不大,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北京农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只有0.5%,但围绕大城市特点,在全国率先发展起来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依然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承载着一系列重要功能。一是生态功能。都市现代农业是城市生态的核心组成,在山、水、林、田、湖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二是生产功能。都市现代农业是首都服务保障的关键力量,尤其在应急和特殊时期如奥运会、大阅兵期间等。现阶段北京市场约30%的蔬菜、32%的猪肉、54%的牛奶、65%的禽蛋依旧由北京农业自给。三是生活功能。都市现代农业是休闲观光与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吸引着城市居民到郊区养眼、采摘、休闲观光,体验乡愁。
在这三个功能中,生态是核心,是都市现代农业最核心的特点和最大的贡献。没有良好的生态就没有合格的农产品,就不能满足现代人绿色健康的消费需求;没有良好的生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发展休闲农业,首先要借助北京国际设计周这个大舞台,将北京农业、绿色安全、有序发展的理念传递给社会各界,不仅要体现农味,还要体现京味,让京郊大地上生长出来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绿色生态休闲度假产品为社会各界广泛认知,让社会各界认同北京农业的生态导向,参与北京农业的生态建设,共同推进北京农业的生态发展。
另外,北京的农产品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好卖、好玩,这一切都离不开城市要素的参与。因此我们要以开放的姿态、融合的理念发展休闲农业。北京国际设计周汇集了全球顶尖的创新设计资源,汇集了设计服务的全产业链要素,在这个高端、广阔的平台上,我们要多方沟通、跨界合作,努力聚焦全社会、全世界的资源、智慧、力量,共同办好首都“三农”的事。今天是这一切美好愿望的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在今年两会上,他用九个字对新型农民作了描述——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今天我们的新农人布了《新农人龙湾屯宣言》,就是对总书记讲话的积极响应。今天在美丽的龙湾屯,大家都是北京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化发展的龙头,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对首都“三农”发展的关注和生态的支持!我这个30多年的老农人祝各位新农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