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秋收,春华秋实,一年的辛勤耕耘,换来金秋时节硕果累累。9月21日,主题为“金秋夏各庄·共品红薯香”的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镇第三届红薯文化节暨中秋赏月会活动在夏各庄镇贤王庄村举行。作为平谷区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红薯文化节开幕式不仅有琳琅满目的红薯及其产品展卖,开展红薯状元的评选比赛、传统漏粉技艺展示等,还带来精彩的中秋晚会与您一起共赏明月。
夏各庄镇的红薯及红薯粉条在平谷及周边区域远近闻名,该镇红薯种植面积1200亩,年产量约600万斤,年产值1200万元。夏各庄镇贤王庄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薯种植专业村,有着百余年的红薯种植历史。贤王庄村种植红薯面积340亩,亩产4000-6000斤,年产量150-300万斤,年产值约800万元。贤王庄村地处南部浅山边缘,为沙性土壤,疏松透气,排水性能好,白天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红薯糖分储存。该村所产的西瓜红、烟薯25号两个红薯品种的甜度高,直接食用、烤着吃、蒸着吃味道都很好。
红薯富含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含有碳水化合物、植物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十多种营养元素,既可以当做蔬菜,也可以作为主食。吃红薯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叶酸水平,保持血管壁的弹性,保护心脑血管,并且具有一定的辅助降压作用。
文化节现场,夏各庄镇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薯王争霸赛”,评选出红薯王1名、红薯粉条状元1名、红薯粉肠状元1名。现场还制作精美红薯宴、历史悠久的夏各庄老豆腐、香味扑鼻的安固香肠等美食,邀您来打卡。
与前两届红薯文化节不同,本届红薯文化节开幕恰逢中秋佳节,中秋晚会融入其中,邀请到著名主持人那威老师,带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晚会以“霸王鞭”表演开启,“歌舞升平?乐九州”节目结束,将夏各庄镇传统的手工漏粉技艺、牙木雕刻技艺、与红薯知识趣味问答、魔术、小品等搬上舞台,将传统艺术形式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打造具有乡村振兴风格的创新舞台作品。在虚与实、古与今、远与近的巧妙转换中实现沉浸式体验。
本届红薯文化节将一直持续至十一黄金周,现场设有鲜红薯展销、烤红薯、红薯干、红薯粉条、红薯淀粉、红薯叶茶、红薯甘露酒等红薯产品与当地特色农产品、美食展卖等摊位。活动期间,市民可凭丫髻山、金海湖、石林峡、京东大峡谷景区门票到红薯文化节现场免费领取香甜烤红薯一根。也可以参与农耕体验,带上您的孩子来红薯地里挖红薯,在田间地头感受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体验丰收的喜悦。
红薯制品简介:
红薯粉条
贤王庄红薯粉条,采用传统工艺漏成,红薯丰收之后,将红薯粉碎,经反复过滤后晒干,形成红薯淀粉。红薯淀粉收集起来,烧上一大锅水,待水滚开之后,将红薯淀粉放入其中,用大的器具使劲搅拌,待成透明颜色后,采用口口相传的手艺打糊,手劲恰到好处,在独有的漏粉工具上按压,下到锅中煮熟后捞出,再次洗粉进行分离,然后挂在通风干燥处,晾挂数日可成。漏粉手艺经过三百年的代代传承、晶莹剔透、色白条匀,有宽粉和细粉两种,制作成菜肴后筋道柔滑、不乱汤、不断条。在冬日里能吃上一口老家的猪肉炖粉条,暖和暖心。
纯红薯酸辣粉
坚持以“吃上红薯粉,福享贤王庄”为产品主题。贤王庄酸辣粉中的粉丝非油炸,采用纯红薯淀粉加工而成,口感会更加筋道细滑。桶内7包配料,满足消费者对口感上的追求,味道醇厚酸辣更过瘾。在包装整体设计上,既坚持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特性,又以皇家龙纹等一些古典风格叙述贤王庄独特历史文化。
手工红薯干
将整块红薯蒸熟去皮,然后切制、自然晾晒,口感软硬恰到好处,小时候没有糖果,这红薯干便是小时候的“糖果”。上学前抓一把放在口袋里,放学回家路上,想吃就吃上一口,特别开心,可以说是60.70.80后独特的回忆了。也是贤王庄所有红薯制品中回购率最高的一款产品。
黑胡椒海盐味红薯脆片
红薯片采用VF加工工艺,在真空条件下进行食品加工,最大程度的保存了红薯的营养成分,可以有效保持食品原有的色泽形状,酥脆可口,能够明显区别于传统工艺所采用的高温油炸加工方式。今年红薯脆片更是推出黑胡椒海盐这一新口味,做到了产品创新。
红薯叶茶礼盒
红薯浑身是宝,不仅红薯有抗癌、长寿的功效,红薯叶也是有着“蔬菜皇后”之称,被誉为长寿菜、抗癌蔬菜。红薯叶茶采用红薯地上秧茎顶端嫩叶,精心炒制而成,无添加无污染,味道清香,回味甘醇,天然绿色又健康。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等功能。采用发酵红茶工艺和不发酵绿茶工艺,两种工艺搭配,既包含了红薯叶的丰富营养又采用得当的方式,将红薯叶的清香新鲜锁至茶叶中,冲泡方便、简单。礼盒包装设计上,依然坚持贤王庄特有的历史元素,更加精致高档。
红薯甘露(红薯酒)
红薯酒以红薯干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采取续槽配料的投料方式发酵,经过五年陈酿具有芳香浓郁、绵柔甘冽等特点。酒瓶红丝带上配以“红种紫芽满院香,贤王压酒唤客尝”的诗句,表达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