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4日,由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与北京展览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博物馆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乡村文化振兴与古村镇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等机构共同举办的“乡村有约文化体验活动”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活动分别以规划与乡村振兴、博物馆与乡村振兴、艺术与乡村振兴三场茶话活动和一场时尚与乡村振兴展示的方式,推介各地经验做法,共话乡村振兴。市农研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军萍,资源区划处处长陈奕捷,调研综合处副处长王丽红出席。本次活动是今年市农研心推动“艺术乡村”实践的一项举措。
在北京展览馆报告厅,连续举行了3个茶话专场。首场专场以“规划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第二专场以“博物馆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第三个专场以“艺术与乡村振兴”为主题。其中“艺术与乡村振兴”专场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王建民教授主持。参加的嘉宾主要有: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秘书长、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军萍、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资源区划处处长陈奕捷、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规划设计工作委员会主任、策展人、艺术家徐人杰、北京市密云区溪翁庄镇金叵罗村第一书记伊书华、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龙泉镇党委书记宋平、北京市朝阳区黑户庄乡乡长赵歌帆、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镇党委书记王宏等。与会嘉宾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艺术性、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艺术乡村建设的发展道路等内容畅所欲言、侃侃而谈。
黑户庄乡乡长赵歌帆介绍了将原双桥汽车配件厂、齿轮厂、柴油机厂、压铸厂及汽摩厂等乡镇企业老旧厂房改造成音乐产业基地的实践。园区围绕建设音乐城市和华语音乐全球中心的战略目标,致力打造集音乐创作、音乐制作、音乐展演、音乐人才培养、音乐版权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在产业核心区周边,分别规划了商业配套设施,集体产业用地租赁房,音乐企业、音乐家工作室以及音乐公园140万平方米。园区既面向专业的音乐人、音乐家,又面向百姓,致力于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为一体。未来,园区将致力于把国际音响展、黑庄户音乐节逐步打造成为助推音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品牌活动,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增加新的动人的音符。金叵罗村第一书记伊书华介绍了最近几年村庄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农事体验和精品民宿的成效,下一步要利用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平台,吸引城市资源,建设乡村美育馆的愿景。
陈奕捷表示,艺术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可以发挥独特而有效的作用。我们的乡村本来就是美的,但是乡村之美需要艺术的手段来表达,也需要艺术的产业链条帮助乡村实现从“农村美”到“农民富”的跨越。从2015年开始,市农研中心资源区划处在北京国际设计周开设乡村板块,并且提出“艺术乡村”“美育乡村”的概念,推动建设艺术乡村试点,就是要让我们的乡村体现生活、生命价值,发挥美育的新功能。
刘军萍指出,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北京乡村发展,探索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发展道路,其核心就是要围绕北京作为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往“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在处理好“都和城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城与乡”的关系,以大城市带动大京郊,以大京郊服务大城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北京展览馆报告厅《苗绣&油画--蝴蝶妈妈与玫瑰花艺术生活》展厅内,包括市农研中心的干部驻村联系点朝阳区黑庄户乡和密云区溪翁庄镇金叵罗村在内的来自全国各地的36个特色乡村,通过展板、展品、现场非遗技艺表演、乡村音乐秀、乡村茶话会、乡村服饰秀等多种形式,不仅给现场参展嘉宾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同时也奏响了各民族和谐共存、乡村文化协调发展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