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1日至23日,按照《关于开展京郊10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调查的工作方案》可增选外省市实地调研案例的要求,第四调查组成员徐建军、陈奕捷、吴国庆、李明、李婷婷前往四川省成都市,在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的协助安排下,在蒲江县麟凤村和明月村、温江区岷江村、郫都区战旗村和东林村,彭州市宝山村、熙玉村开展了调研。
据了解,目前,成都市共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6440个、集体资产332亿元,2019年集体经济收益近42亿元。其中,约有63%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村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兼任负责人。2020年3月,成都宣布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由此开启成都新经济2.0时代。目前,全市已启动规划建设特色镇(街区)57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547个,打造形成30个重点特色镇和132个高品质精品林盘,打造AAA级林盘景区37个,AA级林盘景区15个,构建了以绿道为纽带,特色镇、川西林盘、精品民宿互为支撑的旅游目的地和消费场景、生活空间、商业形态。据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市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系列决策部署,结合乡镇区划调整、产业功能区建设,突出规划引领、生态筑基、产城融合、引商兴业,深度挖掘特色镇(街区)和川西林盘的资源禀赋、人文优势,分类推进特色镇(街区)建设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2020年7月,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共同召开了“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场推进会”,发布了集体经济项目清单,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求,以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为重点,包括规划策划、资源要素供给、基础设施建设、产品(服务)供给等7大类共52条需求信息,项目主要涉及农商文旅体融合项目建设、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农产品精深加工、电商销售等建设内容,预计投资41.5亿元,融资需求38.7亿元。
成都市蒲江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构建“123+N”管理模式(1-业主委员会,2-片长、组长,3-治安员、调解员、网络员,N-群众组织)推进新村自治管理,建立以党员干部带头的“双诺双评”机制,开展“家规家训家风”活动,组织群众参与义工服务,引领向善向美的文明村风。麟凤村村民自发集资入股,成立花开麟凤旅游合作社,发动村民以现金、茶园、林盘、房屋等方式入股,共募集资金112.5万元和5幢房屋、10余亩茶山、鱼塘等资产资源,主要经营共享民宿、采摘体验、休闲品茗、儿童乐园等业态,构建“村集体+合作社+业态+农户”的“资本联投、生产联营、经营联动、效益联赢、风险联控”的“五联”运行模式,经营收益按照75%股金分红、10%资产资源分红、10%风险保障基金、5%新村管理的比例进行分配,实现多方共赢。麟凤村立足茶产业良好本底,以“花开麟凤”项目示范带动,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形成乡村振兴新态势,2021年1至6月,共接待游客74.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益2.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2%、38.9%。
温江区岷江村是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也是今年成都市农村工作会的现场观摩点。近年来,温江区岷江村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立足村子地处都江堰灌区的生态优势和本地桂花资源优势,引进建设了岷江桂雨、九坊宿墅、岷江书院、微盆景集市等产业项目,扎实推动农创农旅农养产业融合发展。村集体经营收入实现了从无到有,2020年达50万元,农户获得股份分红、房屋租金、农地流转费等7个方面的收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2.1万元增长到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