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页 信息公开 党务公开 机关建设 业务工作 军转专题 专家学者 北京城郊会 农村金融
 
 
 
关于三农有关... 国务院发展研...
社科院农村发... 农业农村部
首都之窗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市农研中心经济体制处、资源区划处参加

市城乡办《城乡结合部宅基地改革案例研究》座谈会
 
【字体:
0
1.jpg

2.jpg

  2021年10月28日,市农研中心经济体制处、资源区划处参加由市城乡结合部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城乡结合部宅基地改革案例研究》座谈会,对接相关的调研工作。会议由市城乡办胡睿宪副主任主持,城乡办投资处处长禹爱民、法规处四级调研员朱文颉,市农研中心经济体制处处长陈雪原、二级调研员翟翠立、资源区划处处长陈奕捷、副处长张颖、李敏,市规划院规划师杨天骄,北京林业大学绿色发展与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巩前文教授等参加会议。  

  会上,禹爱民处长详细说明了开展城乡结合部宅基地改革案例研究的背景和基本需求。他指出,城乡结合部宅基地改革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减量发展”要求的具体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民增收的探索实践,是保证“户有所居”的现实需要。如何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如何与城市更新联动,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  

  巩前文教授指出,“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宅基地与农业产业分不开,与农村的家族关系、邻里关系分不开。他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宅基地相关问题,宅基地“三权分置”之后,权能如何界定?管理权如何下放?城乡结合部土地国有、集体所有“两重属性”交织带来的管理难、市场焦虑的问题如何破解?宅基地的增值收益如何分配?宅基地的流转问题和货币补偿问题等,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市规划院规划师杨天骄简要介绍了前期的调研工作。陈雪原处长总结了北京近十年宅基地改革的经验,表示,宅基地改革的背后实质上是社会的转型发展,要用系统化的思维推动宅基地改革工作,提出了避开宅基地的高成本,乡镇统筹利用建设用地的思路。陈奕捷处长表示,宅基地是重要的农村资源,“二道绿隔”地区不是城市化,而是在保留农业农村的前提下实现人居环境改善和产业转型升级,是北京农业农村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先行区,资源区划处愿意与相关研究力量共同深度参与市城乡办的这一调研工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胡睿宪副主任高度肯定了专家们的发言,感谢市农研中心经济体制处、资源区划处的大力支持,并对《城乡结合部宅基地改革案例研究》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表示,开展这项调研要从落实新总规这个“国之大者”出发,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推动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现代化。对于研究思路,他建议,一要有系统思维,不能就宅基地说宅基地,要把“三块地”统筹起来研究,研究宅基地的最大系统性思维就是落实新总规;二要有社会思维,要落实到人的需求上,要综合考虑“七有五性”如何实现,居住、社保、就业如何实现;三是要有利益思维,算好经济账、资源账,保证“一绿”、“二绿”地区不同政策的公平性,促进社会转型。他表示,希望依托市农研中心的专业力量,协调组织相关的研究机构,共同开展好这一研究课题。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主办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903448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040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