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页 信息公开 党务公开 机关建设 业务工作 军转专题 专家学者 北京城郊会 农村金融
 
 
 
关于三农有关... 国务院发展研...
社科院农村发... 农业农村部
首都之窗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市农研中心社会处召开2021年调研课题专家咨询会
 
【字体:
0
1125580910.jpg

1125580919.jpg

  2021年3月19日,市农研中心社会处组织召开了本年度调研课题专家咨询会。此次会议是社会处有效落实中心党组“内统外联”,落实农业农村部农研中心与市农研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的一次会议。  

  会议以本处承担的中心2021年度调研课题《乡村振兴案例分析研究》为重点,既邀请到了部农研中心党组书记贾广东、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习银生、科研处处长徐雪、中国社会科学院农发所苑鹏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农发学院毛学峰教授、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巩前文教授、北京蓝海易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荣振环等“三农”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又邀请到了怀柔区琉璃庙镇党委书记温立新、副镇长靳福海、明阳等基层乡镇干部,共同出谋划策,以确保课题在下一步研究过程中,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为进一步探索新发展阶段下首都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和政策机制奠定基础。中心一级巡视员曹四发同志参加会议,社会处处长杜力军主持会议。  

  杜力军处长首先提出三大创新点,一是课题未动、专家先行。在开题前先邀请专家把脉,提思路,找方向,避免我们走弯路,为开好题做足准备。二是贴近实际、服务基层。把奋战在“三农”一线的乡镇干部纳入课题组共同参与研讨,将基层的需求和困难及时纳入课题研究中。三是研以致用、注重转化。课题研究成果除了对京郊的乡村振兴有指导借鉴意义以外,更希望能看到更多的乡村振兴典型在京郊落地转化。接着,介绍了研究背景和初步设想,该课题着重对生产关系和政策机制的研究,要在继承和发扬我中心30年来最精华的成果,即“新三起来”(农民组织起来、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的基础上,利用好清产核资的成果,一方面,找准乡村发展定位,面向市场,盘活村集体资产和资源,让市场在乡村振兴中起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制定政策,引导社会资本下乡,与村集体、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乡村振兴。随后,各位专家发表意见。  

  贾广东书记介绍了部研究中心“三大平台、四项职能”的基本情况,并表示部农研中心愿意参与到本课题调研中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提炼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他认为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对乡村振兴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北京要率先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议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以村为单位,通过推荐、调研、归类、剖析、提炼、转化六个步骤对典型案例进行分类总结。  

  巩前文教授建议在课题研究中应坚持“一个价值取向、三种思维模式”。“一个价值取向”即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的视角判断案例的价值;“三种思维模式”即“历史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要从我国农耕文明的大历史视角思考、看待乡村振兴;把乡村的产业资源与农民的内生动力看成一个有机体进行整体研究;辩证地看待北京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短板,现阶段的不足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后发优势。建议按照多种发展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套乡村振兴的内在规律。

  习银生主任指出北京在乡村休闲游、高端农产品供给、果蔬基地建设、农业科研等方面存在很多优秀案例,建议课题组从案例征集和总结转化两个方面入手,将这些好的经验模式挖掘出来。并向大家介绍了目前正在编写的《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白皮书)的相关情况,希望通过这项课题能挖掘出首都乡村振兴优秀做法收录于该《报告》中。  

  徐雪处长认为课题研究应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对优秀案例的梳理总结,另一方面则是以问题为导向,从体制机制角度考虑北京在乡村振兴中的主要差距、问题及瓶颈,在找准问题后,以区为单位,开展全面调查,提出能够在体制机制上具有可持续性、引领性的好模式。  

  苑鹏研究员认为北京的乡村振兴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城郊型乡村振兴,在研究中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思考国家对北京这种城郊型乡村振兴的要求和定位,寻找现实的差距和问题。最终的目标除了挖掘典型案例,更重要的是在体制机制上为政府如何实现各种资源要素市场化,打通城乡堵点提供政策建议。  

  毛学峰教授、荣振环总经理分别从案例选取标准、分类方式、研究目标、调研方法论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建议。专家发言结束后,与会领导及专家又围绕北京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最后,一级巡视员曹四发同志向各位专家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这次会议形式上有创新,研讨中有收获,效果非常好,不仅体现了部农研中心对兄弟单位间战略合作协议的高度重视,更体现出对北京“三农”工作的关怀。同时,希望两家单位及在座各位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合作,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探索首都乡村振兴之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郊大地落地生根。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主办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903448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040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