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页 信息公开 党务公开 机关建设 业务工作 军转专题 专家学者 北京城郊会 农村金融
 
 
 
关于三农有关... 国务院发展研...
社科院农村发... 农业农村部
首都之窗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市农研中心经济体制处赴房山区开展40个典型村庄调研
 
【字体:
0
1.jpg

2.jpg

3.jpg

4.jpg

  2019年6月25日-26日,按照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集中调研阶段安排和部署,深入了解京郊40个典型村庄的发展思路和模式,聚焦问题,探索乡村振兴的改革路径,市农研中心副巡视员熊文武,经济体制处处长陈雪原、调研员翟翠立、博士生翁凝先后赴房山区窦店镇窦店村、城关街道南街村和霞云岭乡四马台村开展调研,并分别与各村村干部进行座谈交流。房山区经管站副站长白永红、科长刘双武,窦店镇副镇长白玉珍、窦店村支部书记仉锁忠、农牧公司经理贺立新,城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雄越、南街村支部书记赵大伟,霞云岭乡副乡长李斌、四马台村支部书记张德建及相关人员参加座谈会。6月26日上午,赴霞云岭乡堂上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参观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瞻仰了革命先辈为创造人民幸福家园不畏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      

  窦店村以肉牛产业为主,注册了“窦店”商标,形成了肉牛繁育、饲养、屠宰、加工及销售一条龙产业链,通过坚持壮大集体经济和实体经济,实现了强村富民。窦店村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三次结构调整。近年来,根据首都新的功能定位,窦店村引进30多家企业,引进资金10多亿元,逐步形成了“四业三园”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互利共赢。然而,仉锁忠也指出,在产业日臻兴旺的同时,窦店村仍然面临着一些难题:一是缺乏配套的公共服务资源,如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社会服务等;二是棚户区改造问题,由于资金压力,导致棚改进程停滞不前。下一步需要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并研究出一个适合村庄发展的科学体制机制;在产业发展方面,主抓优势资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保证村民收入。      

  南街村是名副其实的城中村,通过租赁集体建设用地的方式招商引资,打造商业街,建设批发市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永安批发市场为依托,南街村实现了劳动力全就业,近年来,通过吸收社会资金,对原有的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逐步摸索适合本村的产业发展模式。赵大伟指出,尽管现有的产业能够支撑村民的基本生活,但棚户区改造后,村庄将面临村民整体回迁上楼后的经济支撑和维护管理问题。因此下一步要首先解决群众的生活环境和住房问题,提供相应的公共配套设施。      

  四马台村充分利用自然风景及经典红色旅游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据张德建介绍,煤矿是村庄的原支柱产业,但于2010年按照北京市山区发展的新要求,村内煤矿全部关闭,导致集体和村民的收入显著下降。其次,在村民生活方面,由于上下水管网积年累月的腐蚀老化,生活水源的供应问题成为了村庄面临的一大难题。此外,在民宿旅游方面,游客产生的垃圾清理成本问题日益突出,在缺乏煤矿收入来源的条件下,单纯依靠现有的旅游资源,村集体获得的收入无法对垃圾进行有效的清理,导致村庄的环境卫生日益恶化。下一步计划主抓旅游业,利用民宿资源优势招商引资,与企业合作开发民俗旅游,采用租赁的方式,将村里大量闲置的村民楼房利用起来,发展高端民宿,使村集体与村民互利共赢。      

  陈雪原根据各村不同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未来村庄发展的改革路径,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于棚户区改造问题,建议要综合考虑,包括农民居住楼房、宅基地、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应全面统筹,合理布局,这就需要乡镇政府进行跨村统筹,而实现跨村统筹的核心是完善乡级集体体制机制。对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方面,建议在引入社会资本的过程中,灵活设置股权比重,适度出让部分土地股权,先搞活经济,待村庄集体经济平稳发展之后,循序增加自身股权比重,分步骤、渐进式求发展。对于民俗旅游业的发展瓶颈,建议以自然风景区为纽带,跨村合作,争取集约集中利用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统筹利用闲置的旅游资源,重新规划布局,实现规模效应。

    熊文武副巡视员肯定了此次调研的系统性,对未来京郊乡村振兴的制度设计具有现实价值。首先,乡村振兴要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只有壮大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政府的财政支持才能真正实现为民服务,从而避免最终落入私营企业的口袋。其次,村庄发展要充分保留乡村特色元素,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要注重乡村发展的多样性。此外,村庄发展规律探索要聚焦人口,特别是劳动力的变动特征,由此,针对乡村景气程度和未来发展趋势给出前瞻性判断。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主办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903448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040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