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0日,市农研中心金融处组织召开2022年度《北京市农村金融服务顾问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讨论会。参加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讨论会的专家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曙光,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投资研究部部长于国庆,农业银行北京分行乡村振兴部总经理王红岐。与会专家一致推选于国庆为试点专家组组长。会议由市农研中心二级巡视员曹晓兰主持,试点工作负责人、市农研中心二级巡视员熊文武出席会议,试点工作组组长、金融处处长林子果及试点工作组全体成员一同参加讨论会。
曹晓兰介绍了试点工作的政策背景和实现目标,国家连续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有关文件,提出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设施,增强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人行营业管理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北京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银管发〔2022〕1号),提出“为涉农主体提供专业化的金融问诊服务”。通过试点,可以在金融供需双方搭建桥梁、打通壁垒。受市农研中心委托,北京农交所副总经理陈哲详细汇报了试点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体系建设模型和具体实施方案。试点工作旨在建立一个有效的体系来连接政府、金融机构和农业经营主体,做好需求方与供给方的“翻译”,培育一批资深、敬业的金融服务顾问队伍,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家庭医生”服务。配套建立线下有形服务网点,集成“政策宣传、产品展示、业务咨询、业务受理、信息收集”等功能,形成服务体系和网络,打通金融服务农业经营主体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其融资获得感。同时,促进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挖掘农村资产资源的金融功能,助力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创新,全面提高本市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覆盖面,使金融服务成为乡村振兴最有力的支撑。
专家组在认真听取汇报后,与试点组成员共同对试点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与深入交流,并结合自身的工作领域提出了许多指导性建议。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试点工作方案,一致同意试点工作方案通过论证。专家组认为方案设计体系完整、思路清晰、服务内容丰富,具备较好的可行性,为顺利推进试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试点工作符合国家及市级战略方向,契合农业经营主体需求,能够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并提出要丰富金融服务类型,拓展供应链金融、股权融资等服务产品;探索建立金融供需信息平台,拓宽农业经营主体范围,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入服务范围。
熊文武非常感谢各位专家的亲临指导,专家们切实为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帮助。他指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三农”发展资金需求越来越迫切,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血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重要力量。通过试点来搭建“三农”金融服务顾问平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好事,为全方位解决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找到一个有力抓手,具备可持续性。一是平台功能首先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选取优质合作社等主体定向摸透需求,定制专属金融产品,定期召开金融供需双方对接会,达成合作意向,发挥好“双顾问”作用;二是充分运用平台,探索土地经营权、集体资产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抵押贷款试点,完善相关流程与配套机制,做出实效;三是为乡村引入资金,集聚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多元化投入,推动乡村产业、乡村经济良好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