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心《落实“百千工程”任务 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要求,4月22日-4月26日,中心副主任吴志强带领产业经济处赴重庆市梁平区考察学习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经验。产业经济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季虹,副处长、三级调研员赵雪婷,二级调研员刘先锋,干部台晗宁参加调研,重庆市梁平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政委吴晓建等相关工作人员陪同调研。
4月23日,调研组前往合兴街道龙滩村、安胜镇龙印村、竹山镇猎神村开展实地调研。首先,调研组前往龙滩村调研产业发展和柚园建设情况。龙滩村是梁平柚的发源地,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农业部美丽乡村示范村”等28项市级以上荣誉,现有标准化柚园5000余亩,年产柚果1万余吨。龙滩村凭借优良的柚产业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持续举办柚花节、采柚节等节庆活动,让柚园变成了乐园,年游客接待量达到20万人次。龙滩村将综合品质较好的鲜果采摘销售,加工果送到柚子加工企业加工生产出柚子糖、柚子酒、柚子饮料等200余个产品。龙滩村致力于梁平柚产业发展,通过三产融合、“吃干榨净”实现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快速增长。其次,调研组前往龙印村调研和美乡村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情况。龙印村是乡村振兴市级综合试验示范村,是中国农民丰收节、“长江三峡(梁平)晒秋节”主会场所在地,曾获评“全市十大最美乡村”。龙印村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创新“三定三勤三看”机制,在整治过程中总结出“眼看得、手摸得、鼻闻得、脚下得、耳听得”的“五得”标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此外,龙印村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水稻,发展稻渔、稻鸭、稻虾、稻蟹等“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年年承办晒秋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接待游客50万人左右。最后,调研组前往猎神村调研“三山”蝶变和乡村小微湿地群建设管护情况。猎神村地处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的核心区域,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首批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村,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猎神村曾是一个石膏矿区和竹材大村,2017年对石膏矿厂实施政策性关闭,并通过矿区修复、建设乡村小微湿地群、造林育林等措施,不断提升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和人居环境质量。猎神村依托独特的湿地景观,将闲置民居打造成湿地民宿群,实现了矿山变湿地、竹林变园林、农房变客房,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完成由矿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三山”蝶变。
4月24日,调研组前往新盛镇川渝合作示范园和礼让镇川西村开展实地调研。上午,调研组对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开江·梁平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合作示范园建设情况开展调研。梁开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四川省开江县、重庆市梁平区交界区域,主要涉及开江县任市镇和梁平区新盛镇,园区依托现有的“稻田+”多元产业基础,以发展“稻渔共生”、稻菜、稻油轮作模式为重点,形成以水稻、水产品、油料、蔬菜为主导的产业模式,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接二连三,其目标是打造西南现代粮油发展高地、“稻田+”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川渝乡村振兴样板区。下午,调研组对川西村渔业产业发展、智慧渔业园建设、农旅融合发展等情况进行考察学习。川西村地处礼让镇腹心地带,是“川西渔村”的核心区域,先后获得“全国农村改革试验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等荣誉。川西村主打水产养殖和豆筋加工两大产业,现有渔业养殖面积6600余亩,年生产水产品1.2万吨,传统手工豆筋制作100余户,年产量1000吨。川西村人文历史厚重,现有“癞子锣鼓”、“抬儿调”国家级非遗2项,豆筋、草把龙等市级非遗8项,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渔业综合体建设项目,建设具有文旅功能的科普展示区、文化体验区、旅游拓展区及休闲度假区等,为渔文旅融合发展提供空间条件,拓展渔业养殖的休闲价值、体验价值和文旅价值。
4月25日,调研组前往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竹博园和云龙镇蔬菜公园进行调研。首先,调研组在竹博园调研梁平竹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情况。据介绍,梁平区依托境内42.8万亩竹林资源,大力发展竹产业,在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同时帮助农民增收。梁平区通过建立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竹制家具、工艺品及竹笋产品开发,积极探索竹林下高效复合经营技术,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方式,实现经济效益。此外,梁平区通过实施入湖三大河流生态治理、取缔网箱养鱼、建设环湖雨污综合管网、打造环湖小微湿地群落、开展环湖岸线生态保护修复、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等举措,使得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不但为市民营造了一碧万顷的良好环境,也为珍稀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条件,生物多样性大幅提升。随后,调研组前往前往云龙镇渝台乡村振兴产业(预制菜)示范园调研其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该产业园入驻企业重庆聚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以辣椒科研、种植为主,通过与西南大学开展校企合作,以现代化分子育种研发技术,持续创制改良优质的、丰产的、独特风味的各类型辣椒新品种,七年来已经创制出超过2000种的优质辣椒新种质,以自主创制的辣椒优质品种帮助农民种植亩产增收,提供预制菜、火锅等产业自主品牌的辣椒新品种。
调研组一行在渝收获满满,下一步将全面梳理总结调研材料,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要求,结合北京市“百千工程”示范创建村存在问题,总结提炼外省市先进做法,撰写完成调研报告,为北京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