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1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质量打造首都乡村振兴样板的实施方案》和《市农研中心落实“百千工程”任务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文件精神,培育一批体现首善标准、展现首都特色、服务首都发展样板村的政策要求,加强对首批1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支持与帮助,市农研中心办公室、调研综合处、资源区划处、史志处和金融处在密云区溪翁庄镇尖岩村组织召开“百千工程”示范村对接交流会。市农研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英洪,一级巡视员刘军萍出席会议,副主任兼资源区划处处长陈奕捷主持会议。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巩前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董筱丹,密云区溪翁庄镇政府党委书记兰天、副镇长王永跃,尖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淑平以及村企代表,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密云与怀柔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会前,办公室党支部、调研综合处党支部、资源区划处党支部、史志处党支部和金融处党支部联合开展了支部活动,并参观了尖岩村的村史馆与村容村貌。
会上,刘雯介绍了市农研中心落实“百千工程”的主要任务,积极发挥智库作用,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相关工作。林子果谈到尖岩村作为金融处蹲点调研村,将积极开展融资、融智、融商“三融”服务及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培育等工作。北京农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信贷直通车送惠下乡活动以及为“百千工程”示范村服务的方案。王永跃介绍了溪翁庄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规划方案,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开启了方案分享,全市首批19个“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示范村,该镇的金叵罗村和尖岩村两个村入选,全市首批52个“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提升村,该镇的东智北村、北白岩村、黑山寺村和东营子村四个村入选。兰天提出示范片区项目的建设要选择镇域组团集中连片,构建以水库生态和农业产业为纽带、各村优势特色产业为亮点、点面结合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格局。以提升乡村风貌、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升片区连通水平为方向,分为近期(2024年)和中长期(2024年-2026年)两个阶段推进项目实施。计划实施39个项目,总投资2.37亿元。示范片区建设将以“绿化美化清洁化、宜居宜业宜游”为重点,以颐养民宿、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为主导发展多元化产业,突出地域及村庄特色,串点成线、组团连片打造资源互享、产业互动、功能互补、空间互通。
王淑平和村企代表介绍了村的基本情况、民宿产业发展规划及需求等。尖岩村地处溪翁庄镇政府西侧,位于密云水库主坝西侧1公里处,村庄整体面积9080.3亩,其中,耕地面积780.3亩,山场面积8000亩。现有451户、951口人。1958年为修建密云水库,尖岩村整建制搬迁现址建立新村。在60多年的光阴里,为了密云水库,尖岩村先后作出四次重要牺牲:举村搬离故土;关闭灌溉水渠;退出网箱养鱼和畜禽养殖。2017年,尖岩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2022年被评为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按照溪翁庄镇“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尖岩村重点打造了栗子宴民俗特色,并确立了民俗旅游主导产业。2018年尖岩村成功摘掉低收入村的帽子,2020年引进第三方打造精品民俗15户,2023年对村内民俗户提升16户进行改造提升,2022年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53.8万元,人均所得27730元。通过近几年不懈努力,尖岩村“栗子宴”初具规模,现有民俗户184户,可同时接待400人,住宿接待800人,年接待量近万人次,村民实现大幅增收,尖岩村“栗子宴”也逐渐成为全区乃至全市较有影响力的民俗品牌。为了带动产业发展,村内建立蔬菜大棚17栋,种植原味西红柿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平均每栋年收益6万余元。
刘军萍强调,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宝水》充分说明了乡村的价值是多重的。京郊有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村,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要充分挖掘自身魅力,找准增长点。作为“三农”人,要有这份自信。尖岩村为了密云水库,作出的四次重大牺牲,这种百折不挠的内涵精神就是尖岩的独特价值。“百千工程”有示范村和提升村,有片区发展的规划,不能“千人一面”,有重点带动,有辅助提升,要定位准确,抱团发展,把链条补全了、补齐了、补强了和补优了,共同成长。近年,市农研中心一直在帮助金叵罗村和镇罗营镇的乡村振兴案例,就是找出了他们自身优势,找准了发力点。她表示,将以此次对接交流会为契机,探索为溪翁庄镇尖岩村等“百千工程”示范村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推动金融赋能、文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径,助力“百千工程”示范村建设。
张英洪指出,今天刘军萍一级巡视员带领农研中心五个处室开展“百千工程”密云片区的调研活动,很有意义,并分享了五大感触:一是有缘,2022年市农研中心组织专咨委专家“京郊行”就来到了尖岩村,很有缘;二是有福,尖岩村背靠燕山山脉,紧邻密云水库,山是贵,水是财、福,有山有水则是富贵之处,发展空间大;三是有史,尖岩村原址位于白河西岸,因山得名,明代成村,1958年修建密云水库时村庄西移迁至现址,沿用旧名,新村也有60多年的历史,四次艰辛创业经验;四是有库,提倡水库+智库,密云水库建立起首都智库所在地,水库和智库要紧密结合;五是有望,溪翁庄镇和尖岩村都面临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百千工程”示范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搭上“百千工程”重大历史机遇的列车,把溪翁庄镇的乡村振兴建设水平提升一个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