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页 信息公开 党务公开 机关建设 业务工作 军转专题 专家学者 北京城郊会 农村金融
 
 
 
关于三农有关... 国务院发展研...
社科院农村发... 农业农村部
首都之窗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会动态
 
2015年中国城市化贡献力人物揭晓
 
【字体:
0
002.jpg
001.webp.jpg

  2015年中国城市化贡献力人物榜单于2016年8月19日—2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城市化国际峰会上揭晓。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张英洪,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所长李复兴,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勇,深圳市雅克兰德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文媛,国际新城镇研究所(INTI)项目总监琳达·弗拉森罗德,国瑞地产副总裁兼北京公司董事长李斌等,经过峰会组委会专家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选,凭借在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智力贡献、技术贡献、就业贡献、环境保护、文化发展等多项指标,在综合评审中脱颖而出,获此殊荣。  

  据悉,中国城市化贡献力人物评选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主办的年度公益性评选活动,并在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峰会上予以表彰。  

  张英洪: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  

  他来自农村,对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加之多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一线基层调研实践,让他对三农问题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中国的城市化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张英洪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为此,他出版了首部农民公民权著作,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例如,2002年他最早在学术界提出“给农民以宪法关怀”,2002年最早建议将12月4日设立为宪法日。    

  在城市化研究中,他重点以农民权利为视角研究城市化,倡导法治城市化。在他看来,只有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城市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规范和约束公共权力,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才能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文明进步。张英洪还较早地对新型城市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新型城市化是空间布局合理的城市化,是维护农民权益的城市化,是善待外来人口的城市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城市化,是生态环境友好的城市化,是民主法治的城市化。他提出把加强制度供给作为新型城市化的基础工程,把依法改革创新作为新型城市化的基本方式,把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作为新型城市化的关键环节,把推进农村产权改革作为新型城市化的重大任务,把实现农民市民化作为新型城市化的战略目标。    

  张英洪主持过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市社科基金项目,发表文章数百篇,出版著作10多部,主要著作有农民权利研究系列作品:《给农民以宪法关怀》《农民权利论》《农民、公民权与国家》《认真对待农民权利》;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系列作品:《新市民——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北京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研究》、《北京市新型城市化研究》、《北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研究》《农民荒——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北京市法治城市化研究》等。这些作品在获得业内外的广泛认可和普遍好评的同时,引发了各界的持久关注。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主办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903448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040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