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北京市农研中心党组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亲自带领下,在各处室、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调研综合处先后组织承办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研讨会,第十九届京台科技论坛农业合作论坛,新发展理念与城郊经济转型学术年会暨中国城郊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及北京市城郊会第七届会员大会三次大规模会议活动。为总结办会经验,交流工作体会,完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水平,2016年11月14日下午,调研综合处处长、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张英洪在中心505会议室主持召开了举办三大会议总结交流会暨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会秘书处扩大会议。
张英洪首先对各处室、单位在三大会议工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会务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无私奉献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他总结指出,今年下半年以来先后召开的三大会议具有四个明显的特点:第一,规格高。这三次大会分别邀请到了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第二,涉及面广。这三次大会分别涉及到京津冀三地、海峡两岸农业界、全国城郊经济的领导者和研究者。第三,人员多。三次会议的参会人员多则达到200多人,少则130多人。第四,会务工作量大。三次会议承担了大量的统筹协调、组织联系、材料准备、现场服务等大量会务工作。
其次,张英洪总结了三大会议的办会经验。第一,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会务组工作人员只有保持团结协作,才能够办好大型会议。第二,要有积极参与的态度。三次大会都根据工作方案较早地确定了人员分工,明确了每个会务人员的责任,全体会务人员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会务工作,真正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即干、干之即成,共同促成了三大会议任务的完成。第三,要有甘于奉献的干劲。组织会议属于幕后工作,全体会务人员都凭着一股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干劲默默承担了大量的繁琐工作。第四,要有抓实抓细的作风。老子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三大会议涉及了大量的会务组织、材料写作、统筹协调工作,只有考虑细致周到、以“三严三实”的要求把工作抓实抓细,才能确保会议的顺利召开。
再次,张英洪总结了全体会务人员特别是年轻干部参与三大会议的主要收获。他指出,有奉献必有收获。参与大型会议活动虽然工作任务重,但也对会务人员特别是年轻干部提供了很好的学习锻炼机会。第一,可以加深对中心整体工作部署安排的理解与把握。多参与中心重大活动、重大会议的服务工作,有利于年轻干部了解中心工作大局,把握中心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只有了解、参与、置身到重大会议工作中,才能准确把握工作大局,更好地围绕大局开展自身工作。第二,可以加强对各级领导、各界专家、各大媒体的认识和交流。在办好会议活动过程中,会务人员需要联系、甚至近距离接触各级领导和专家,结交媒体朋友,这些工作经历能够为自身工作积累很好的工作经验和人力资源。第三,可以加大对自身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的检验与训练的力度。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才能得到检验与发展。通过参与会务工作,会务人员可以很好地锻炼和提高办文办会办事的能力和能说能写能干的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第四,可以加快推动个人成长、人生成熟、工作成就、事业成功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参与会务工作为会务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增加个人历练、提升个人见识、加强工作理解的努力机会,为干部的成长搭建了很好的工作平台,为事业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张英洪最后强调,为做好工作,我们应当始终坚持全过程工作法,确保事前、事中、事后每个工作环节都不能丢,特别是会议结束后的信息发布、成果利用、材料整理、资料存档等工作非常重要,属于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他对刚刚结束的新发展理念与城郊经济转型学术年会暨中国城郊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北京市城郊会第七届会员大会的会后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安排,以确保会议工作完整有序,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档案基础。
张英洪还安排了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会秘书处的相关工作,明确了制定理事会工作规程、监事会工作规程和财务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的任务要求。
经济体制处王洪雨,人事处董发国,土地承包管理处万敏波,合作社处管仲新、李建黎,办公室马国增,资源区划处赵晨,调研综合处段书贵副调研员、陈珊副调研员、刘雯和王丽红等部分会务人员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