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首页 信息公开 党务公开 机关建设 业务工作 军转专题 专家学者 北京城郊会 农村金融
 
 
 
关于三农有关... 国务院发展研...
社科院农村发... 农业农村部
首都之窗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农研智库大讲堂
 
建党百年看“三农”——第52期农研智库大讲堂开讲
 
【字体:
0
微信图片_20210901155528.jpg
微信图片_20210901155533.jpg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总结党领导“三农”工作的宝贵经验,为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启示,6月25日,2021年第4期周末大讲堂(总第108期)暨第52期农研智库大讲堂邀请了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史研究室主任王欧研究员作《建党百年看“三农”》专题讲座。北京市农研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一级巡视员张光连,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志强,党组成员、副主任、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刘军萍出席大讲堂,中心各单位、各处室30余人参加大讲堂,调研综合处处长张英洪研究员主持大讲堂。    

  王欧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乡村衰落凋敝的现实,以及近代各种力量改造乡村的艰难探索。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回应历史的呼唤,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紧紧抓住不同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通过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根据地建设、土地改革、农民合作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思想引导,解放农村生产力,带领亿万农民翻身解放、摆脱贫困,朝着共同富裕的道路大步迈进。具体分解放农民、开启党的三农事业(1921-1949年),组织农民、恢复和发展三农事业、推进社会主义建设(1949-1978年),推进三农改革发展(1978-2002年),统筹城乡发展奔小康(2002-2012年),实现全面小康、进入新时代(2012年至今)五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具体讲解。    

  王欧指出,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历经艰难探索,成功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成功选择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工业化道路,成功实现了农村率先改革进而推动城市和国家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一定程度上就是正确处理好“三农”问题的历史。“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党领导“三农”事业的发展史,是党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张英洪在总结中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7月1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结合北京市农研中心的工作特点,特别邀请王欧做“建党百年看‘三农’”专题报告。本次大讲堂是中心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王欧研究员用一个小时系统讲解了党在“三农”工作中的百年辉煌历史,大家听后都感觉收获很大。党的百年历史,始终紧紧围绕解放农民、组织农民、富裕农民、发展农民这一主线,核心是造福农民,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今天的报告更加丰富了我们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充实了对党的“三农”政策的理解,更加了解了党百年艰苦探索的奋斗过程,更加理解了党造福农民、富裕农民的坚强意志,更加增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张英洪认为,熟悉、掌握党的历史是研究人员应具备的基本功,作为“三农”工作者,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坚持服务农民、造福农民,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主办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903448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040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