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加强历史学习,树立大历史观,2021年5月11日上午,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主任焦守田做客2021年第3期周末大讲堂(总第107期)暨第51期农研智库大讲堂,结合他新近出版的历史人物传记《张堪太守》,为大家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谈古论今话张堪》专题报告。本次大讲堂由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会主办,调研综合处、人事处、机关党委承办。中心调研综合处处长张英洪研究员主持大讲堂。调研综合处、史志处等处室近20人参加大讲堂。
焦守田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开场,说明挖掘优秀历史人物并从中汲取营养的重要意义,围绕两汉之交的风云变幻、东汉时期的渔阳郡、张堪的传奇人生、《张堪太守》的创作与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
焦守田深入分析了张堪所处的时空背景。张堪出生于西汉末年,主要活动于西汉、东汉之交。北京地区在东汉时期属于幽州,辖九郡一国,渔阳郡是九郡之一。张堪是东汉时期渔阳郡的第六任太守,也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张衡的祖父。
焦守田详细介绍了张堪的传奇人生。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出生望族,16岁就把百万家财送给侄子,远离家乡到长安进太学学习,志向高远、品行超群,被称为“圣童”。他助汉平蜀、治蜀有方,临危受命抗击匈奴,战功卓著。在渔阳任太守的8年间,开创了渔阳惠政。特别是他兴修水利,在狐奴县(今顺义区)开垦八千顷稻田,最早将水稻种植引入北方,教会当地群众种植水稻,使得渔阳人从此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发展蚕桑,引入丝绸纺织技术,解决了渔阳人的穿衣问题。当地有民谣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张堪是一位值得当今国人,特别是北京人不能忘记和崇敬的优秀官员。焦守田对张堪的传奇一生给予极高的评价,称赞张堪“折辕车布被囊清廉之典,战匈奴劝农桑治世能臣”。
焦守田指出,张堪文武双全、廉洁勤政、造福百姓,是他崇拜的对象,他历时十五年创作了《张堪太守》,以期通过此书把张堪这位清廉典范、治世能臣的事迹分享给大家,呼吁社会继承发扬张堪爱国爱民的民族英雄主义精神,学习张堪优秀的从政素质和清廉自守、志行高洁的廉洁作风。从张堪身上吸取政治和精神营养,激励中华儿女凝聚起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史志处负责人、一级调研员张旭,市农财中心主任周庆林,史志处副处长邢贵平、二级调研员梁永乐,调研综合处副处长王丽红、二级调研员刘雯等与会人员与焦守田进行了非常愉快、热烈的互动交流,并依次表达了听完报告后的体会心得,称赞焦守田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研究功底。
张英洪在最后总结中指出,焦守田老主任十五年磨一剑,将《后汉书》496字的张堪传扩展为近30万字的传记著作《张堪太守》,十分令人敬佩。这次大讲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感受,美美地享受了一顿知识的盛宴。一是让大家阅读了一本好书《张堪太守》,二是神交了一位杰出的古人张堪太守,三是重新认识了一位扎实做研究的老领导焦守田。《张堪太守》这本书为我们树立了研究成果的典范,张堪太守这个人为我们树立了做官为民的典范,焦守田老主任为我们树立了做学问搞调研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