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心成立30周年,高水平编制《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深化中心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研究的政策把握和实践认知,2020年8月14日上午,北京市农研中心特邀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李兵弟做客2020年第4期周末大讲堂(总第98期)暨第42期农研智库大讲堂,作《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农村住房制度构建》专题报告。市农研中心一级巡视员曹四发,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志强,党组成员、副主任、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刘军萍,以及各处室、单位40余人参加大讲堂。刘军萍主持大讲堂。
李兵弟围绕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试点、构建国家住房制度和农村住房制度三个方面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政策演变、实际进展、未来方向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认为,要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基本原则和重要目标,站在国家的角度来通盘考虑,分别推动“三块地”改革。他强调,农村住房制度与宅基地制度必须协同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不能独立前行,任何抛弃农村住房制度去谈宅基地制度改革都是方向性错误和迷失;农村住房制度建设也不能独立推动,任何脱离宅基地制度去谈农村住房制度建设都是制度性的塌陷。对于宅基地制度改革,他指出,现在的重点应当是推动集体统筹层面的准市场行为,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用房、推动空置农房长期租赁和利用闲置宅基地开展多种经营等方式,引导农户将闲置宅基地入股,实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的完整交易。
刘军萍在总结中说,李兵弟司长结合自身多年的行政管理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为大家解读了有关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大量法律和政策方面的规定,并用大量的案例介绍和分析了全国各地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更可贵的是他提出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深化改革、农村住房制度建设、农村宅基地使用税构建三个制度方案要并行设计与推动的观点,对中心研究人员思考和把握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农村土地是乡村最大的资产,怎样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下破解农村土地问题,也成了新时代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课题。希望大家在讲座后认真思考和吸收,结合北京市实际,继续在土地制度改革的学术理论研究上进行深入探索,做好课题研究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工作,助力首都乡村振兴。